?
A+ A-

老張和他的“老爺車”博物館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11-16 11:09:33

  

  張永龍生在1961年

  從小就對汽車的線條、構(gòu)造、引擎聲

  有著敏銳的感知和濃厚的興趣

  成年后

  他將這份熱愛化為行動

  在濰坊(昌樂)、泰安兩地

  分別建了老爺車博物館

  ——世代古典汽車博物館

  收藏紅旗、勞斯萊斯、奔馳、大眾、凱迪拉克等

  經(jīng)典品牌老爺車400多輛

  涵蓋從1902年至1977年間的60多個品牌

  

  用展覽串起

  一部汽車史長卷

  走進(jìn)老爺車博物館

  恍惚穿越時光

  陳列的一輛輛老爺車

  如一本本打開的歷史書

  不同的故事經(jīng)過歲月的雕琢

  順著車身緩緩流出

  有的幾經(jīng)周折搜羅而來

  有的經(jīng)過漫長修復(fù)期后重見天日……

  張永龍將它們視為生命中最珍貴的存在

  張永龍用激情和專業(yè)

  將這些古老的車輛

  串聯(lián)成一部汽車史的長卷

  1:1的“奔馳一號”

  致敬汽車鼻祖“梅斯德斯-奔馳”

  氣派的“紅旗CA7560”

  全方位彰顯大國風(fēng)范

  第三套人民幣一元紙幣上的莫特斯牌拖拉機(jī)(也就是后來的新疆“紅十月”)……

  博物館還設(shè)有二戰(zhàn)時期的軍車

  及退役裝備設(shè)施展廳

  囊括各式軍用汽車及裝甲車

  復(fù)古紅、抹茶綠、檸檬黃、摩卡棕

  以及時下流行的美拉德色系、馬卡龍色系

  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對應(yīng)顏色的老爺車

  這些來自不同年代的老爺車

  從款式到顏色

  放在現(xiàn)代都毫無違和

  對于張永龍來說

  這些老爺車承載著時光的記憶

  也是人文情懷的載體

  他為這座博物館設(shè)計(jì)了醒目的LOGO

  將“古典”二字巧妙地化為老爺車的車輪

  形象生動而又讓人印象深刻

  點(diǎn)滴小事中

  藏滿他對這些老爺車無以言表的喜愛

  

  歷時四年

  買回胡宗南曾經(jīng)座駕

  從一排排老爺車中穿過

  張永龍言語中充滿成就感

  這些汽車如老友

  陪他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可它們是怎么來的

  其中付出了多少艱辛

  只有自己知道

  2003年

  張永龍開始籌備建設(shè)老爺車博物館

  由于入行晚、信息少

  有三年的時間是在門外打轉(zhuǎn)

  直到有一天

  他在跑了五六趟之后

  終于“拿下”一輛奔馳220

  才算真正入了行

  張永龍印象最深的

  還有一輛胡宗南坐過的道奇蝰蛇

  這輛車歷時4年多才買回來

  由于賣家家庭成員間意見不統(tǒng)一

  他在濰坊與西安之間奔波了無數(shù)趟

  軟磨硬泡,好不容易談下來

  裝車拖運(yùn)的那一刻

  他的心終于落地

  “激動得無法用語言表達(dá)

  那時才體會到

  想辦成一件想做的事真的太不容易了!”

  

  “羅孚迷你1961”做媒

  他與比利時游客成朋友

  張永龍的老爺車博物館

  成為汽車愛好者和歷史迷的朝圣地

  吸引著天南海北的“發(fā)燒友”

  他們慕名而來

  欣賞各式車輛的風(fēng)采

  了解汽車的演變

  感受歷史的厚重

  有一次

  來了一位比利時游客

  行至一輛英國汽車品牌元老

  “羅孚迷你1961”面前

  突然上前對這輛車親了一口

  “可算見到它了

  我必須有點(diǎn)表示”

  交談得知

  這位游客是安丘女婿

  父親有收藏老爺車的愛好

  找尋“羅孚迷你1961”已有許久

  一來二去

  他和張永龍成了朋友

  只要來濰坊有時間就來逛一圈

  

  濰坊產(chǎn)“白浪河”汽車

  成為他心中永久的惦念

  對于張永龍來說

  千帆閱盡

  心底存留的

  卻是一份不為人知的惦念

  一個求而不得的遺憾

  盡管他擁有如此眾多的老爺車

  卻始終無法忘記那輛陪伴他走過青春歲月的“白浪河”牌汽車(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濰坊研發(fā)生產(chǎn)的汽車,俗稱“四九五”)

  初中畢業(yè)那年

  張永龍拒絕了去供銷社上班

  而是花6500元

  買了一輛二手的“白浪河”跑運(yùn)輸

  兩年后隨著生意起色

  他賣掉“白浪河”換了新車

  沒想到從此作別

  成了永遠(yuǎn)的牽掛

  “如果知道日后我能開起老爺車博物館

  那時打死也不會賣掉它”

  張永龍說

  “我做夢都想找到一輛‘白浪河’

  哪怕半輛也行

  無數(shù)次在夢里見到它

  或是四散的零件

  我一一將它們組裝起來”

  這輛“白浪河”對他而言已經(jīng)不是一輛汽車

  而是一段回不去的青春

  張永龍的老爺車博物館

  填補(bǔ)了山東汽車博物館文化的空白

  成為獨(dú)特而寶貴的工業(yè)旅游和文化旅游資源

  這里不僅是汽車的殿堂

  更是情感的港灣

  讓這些老爺車在當(dāng)代永恒

  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是張永龍一直的目標(biāo)和心愿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菁菁/文 王嶠 陸菁菁/圖視頻

責(zé)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