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新學期新傳承|她用了18年,只為上好國粹這門課

來源:新華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09-03 15:08:45

  新華社蘭州9月2日電(記者白麗萍、徐皓夫)剛剛開學,蘭州市第六十四中學的高二學生強一函毫不猶豫地再次選擇了京劇社團。在京劇社團,性格內(nèi)向的強一函變得不那么害羞靦腆,張口就能唱上幾句,“現(xiàn)在好多同學都是京劇‘發(fā)燒友’,學京劇成為同學間交流的熱門話題。”

  崔玲老師正在為京劇社團的同學們上京劇課。新華社記者白麗萍 攝

  2006年,在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任教的音樂老師崔玲開設(shè)了京劇社團,為學生們教授京劇課,未曾想,這門京劇課上了18年。如今,崔玲調(diào)任蘭州市第六十四中學副校長,也將京劇課帶到了這所學校。

  崔玲的課一般會以學生們比較容易接受的京歌入手,通過賞析、知識點講解、學唱片段等方式,一步步帶學生由淺入深認識京劇傳統(tǒng)藝術(shù)。

  崔玲老師正在為京劇社團的同學們上京劇課。新華社記者白麗萍 攝

  蘭州市第六十四中學曹熙媛跟隨崔玲老師學京劇已有四個年頭,她說這門課讓自己認識到藝術(shù)美是多樣的。獨特的唱腔、精致的服飾、講究的妝容、動作與眼神都如云霞中的光點,給人以多重的審美體驗感。

  “只有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京劇的魅力。”崔玲經(jīng)常邀請全國各地京劇院的名家到京劇社團授課,專業(yè)京劇演員講解京劇的唱、念、做、打……

  京劇社團的同學們正在學習甩水袖。新華社記者白麗萍 攝

  談起為何京劇課延續(xù)至今,崔玲說:“孩子們熱愛京劇的勁頭打動了我。”2021年,崔玲和學生們創(chuàng)排的《粉墨青春傳京韻》參加了蘭州市中小學生藝術(shù)節(jié)。“當時孩子們表演的頭飾很重,有壓痛感,但他們告訴我,可以堅持。”等到真正上臺,同學們很快進入狀態(tài),走位和圓場行云流水。最終,展演獲得了一等獎。

  之后,崔玲更加堅定地將京劇課持續(xù)下去。在她的推廣帶動下,周邊學校也相繼開設(shè)京劇課。“只要我們努力把中華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播進青少年的心田,他們就會自覺地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