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東風橋,全新“上線”!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12-31 14:18:37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12月31日上午,東風橋建成儀式舉行。自今年3月份開建,歷時九個多月的艱苦施工,全新的東風橋終于呈現(xiàn)在廣大市民面前。

12月31日,東風橋全面建成投用。

  東風橋為梁拱組合橋,跨徑為28米+46米+28米,橋寬為53米,拱圈外形采用拋物線,主拱圈采用箱型截面,橋墩位置設四座景觀橋塔,懸鎖造型。橋梁橋墩采用墻式實體橋墩,橋臺采用直墻式橋臺,兩側橋底設下穿通道,橋梁分南北兩幅。

  東風橋建成后,比原亞星橋寬度增加10米,新增設2條車道。東風橋新建的同時,同步對和平路路口進行改造,和平路東側加寬增加1個右轉專用車道,增大了路口轉彎半徑。目前,該路口共有12條機動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

  東風橋施工單位濰坊昌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橋項目經理宮方亮介紹,東風橋拆除重建工程于3月27日開工,因國防光纜等管線障礙,5月8日舊橋才全部拆除完畢;5月28日112根樁基施工完成;7月5日8個承臺、4個橋墩施工完成;9月1日進行拱圈混凝土澆筑,9月22日拱圈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10月5日,掛梁混凝土澆筑完成;10月30日,橋面瀝青攤鋪完成;11月1日橋面通車,先行開放主路面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后陸續(xù)進行人行道、橋塔、欄桿、懸索等施工。目前橋面全部施工完成,車輛、行人行經此橋,會更加暢通舒適,歡迎市民前來打卡觀賞。

山東博物館特聘首席專家、濰坊市博物館特聘研究員、東風橋文化總顧問孫敬明(左)和市民代表一起為“朝陽象”揭幕。

  東風橋的四個橋頭均設置了象雕塑,分別是位于西南角的安定象、東南角的朝陽象、西北角的迎恩象、東北角的望海象。山東博物館特聘首席專家、濰坊市博物館特聘研究員、東風橋文化總顧問孫敬明介紹,這四座象雕塑是以1979年3月在當時的濰縣望留公社武家村出土的“濰坊象”化石為原型進行設計。該化石屬于距今約20萬年至1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非常珍貴,是至今唯一一個以濰坊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名為“濰坊象”,是濰坊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更是濰坊不可多得的寶貴歷史文化資源。這四座象雕塑給嶄新的東風橋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必將成為更好濰坊新的城市名片。

  市民代表杜先生說,經過九個多月的等待,一座承載著無數(shù)濰坊人深厚感情的東風橋再次登上歷史舞臺、“濰坊象”、鄭板橋竹刻、名家題字等一個個濰坊符號印刻在新橋上,成了我市又一個新地標。

  出租車司機田先生表示,“新橋新氣象。走在如今寬敞廣闊、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新橋上,我們見證了濰坊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希望濰坊的明天更加美好。”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春暉/文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