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文化雜談

老石筆談 | 張煒筆下的道德兩極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7-21 10:43:00

張煒筆下的道德兩極

□李石頭

  多年前,張煒到壽光的一個文學講座講課,談到讀書,談到嚴肅文學及流行讀物……其中有句話,我到現(xiàn)在仍記憶猶新:無論音樂、美術(shù)、文學,審美是個只能上、不能下的事。后來讀張煒的書,產(chǎn)生三種印象:

  儒家氣象?!豆糯肥菑垷樧钤绲囊彩亲钪匾淖髌分?,有人說當代文學是從《古船》開始“不再把權(quán)威話語奉為圭臬”。放在今天,《古船》依然是一部杰作,它對中國社會從土改至改革開放幾十年間的審視與反思,以及層層深入的長篇駕馭能力,讓人難以相信這出自一個28歲的青年之手?!豆糯凤@示出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比如中醫(yī)藥、養(yǎng)生知識及古典哲學素養(yǎng),張煒1956年生人,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還只是一個青年。

資料圖

  在《也談李白與杜甫》中,張煒說:“如果不相信終極真理,我們就會缺乏‘解碼’的熱情,也從根本上喪失了道德感。道德和審美之間不是一種怎樣平衡的問題,而審美本身就是道德。”對李白、杜甫身上“干謁”求官的一面,他無法等閑視之,所以將他們不得體的部分與才華拆分來說,試圖從時代的、社會的、歷史的角度去尋根覓源,而沒有視為一個自然的復雜的統(tǒng)一體。從這里也可看出,他對“君子”這種標準有一種天然的維護,似乎藝術(shù)家跟道德仁人天然的應該合二為一。

  善惡對立。2015年面世的《尋找魚王》,與《古船》時間上前后相隔近30年,在人物和情節(jié)設(shè)置上卻顯出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小說世界的善惡二元對立,以及正面人物的被侵害感?!豆糯分校瑥耐粮拈_始,老隋家成為被侵害的一方,在《尋找魚王》中,這種侵害未摻雜時代和社會背景,但好人與壞人的恩怨仍構(gòu)成主要故事線索。善與惡,好與壞,構(gòu)成張煒小說世界鮮明的兩極。普通人的受侵害也難以避免,作為一個思想者,張煒沒把以惡制惡作為選擇,但他把善惡對立視作了一個無解的方程,然后在小說里始終和被侵害的一方站在一起。

  張煒曾談到食物鏈的頂端,如《古船》里的趙炳、《尋找魚王》里的老族長……苦難給予大部分普通人以傷害,往往需要假一小部分人之手。在西方國家,19世紀的大作家們往往選擇一種向內(nèi)的度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九三年》和《悲慘世界》,都是承受苦難后的超越與升華,最后進入宗教或人道主義的拯救。莫言與現(xiàn)實有較多的融合性,而張煒是理想主義的軒然自持,對苦難的描寫,時常背負一種身被其害的主體疼痛。這是作者人生觀、世界觀的綜合體現(xiàn)。

  清正立場?!兑舱劺畎着c杜甫》是張煒在萬松浦書院的講課結(jié)集。借談李杜二人引申開去時,那些宕開一筆的零碎閃光,涉及當下,涉及東西方的詩藝文脈,涉及知識分子在人間安身立命的地點乃至文藝創(chuàng)造過程的心靈狀態(tài)……往往別有洞見,而每一條脈絡最后的投向,萬千溪流歸于大海,都呈現(xiàn)出的那種“站立感”,不回避,不迎合,而始終做一種信念的堅守,那種洞燭幽微后的清正澄明,是直接承繼古老先賢的。

  張煒既有一個藝術(shù)家的激揚與細致入微,又始終堅持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以及道德自持,身處當代而保有古君子式的持重和尊嚴,對各種時代的喧嘩,既有嚴肅的關(guān)注,又有自覺的疏離。所以,張煒的價值體系,典型地體現(xiàn)出一種東方“儒”或“士”的精神。

責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newswf@126.com   濰坊國際風箏會

版權(quán)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