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人物——董玉中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6-28 15:48:11
董玉中,1968年3月生人,中共黨員,現(xiàn)任昌邑市園林綠化中心副主任。
董玉中用赤誠孝心對“久病床前有孝子“作出了完美的詮釋,用無私真愛譜寫出一曲新時代“愛的奉獻”。
董玉中的父母早已去世,5個哥哥都喜歡親近這位熱心的小弟弟。侄子、侄女、侄媳婦、孫輩們也都愿意和他拉家常,說心事。
妻子兄妹4人,姐姐在北京,妹妹在淄博,哥哥在昌邑工作。孝養(yǎng)父母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兄妹兩人的身上。買房子的時候,董玉中和妻子主動選擇了靠近老人的樓座。有人說他傻:“兒子養(yǎng)老子天經(jīng)地義,你一個女婿著哪門子急,沒事找事不會圖個清閑。” 他呵呵一笑:“我在部隊的時候,老人幫我?guī)Ш⒆?,這份恩情我不能忘。妻子既然嫁給了我,我就一定要和她共同盡孝,給她爸媽養(yǎng)老送終,我就是岳父岳母的兒子。”
岳父今年89歲。2010年,突患帕金森綜合癥,身體越來越差,逐漸發(fā)展到生活不能自理。岳母體弱多病,畢竟也是快80歲的老人了,剛護理幾天,就吃不消了。他和妻子幫老人擦洗、按摩,守在病床前端水喂飯、擦屎端尿,老人心情煩燥的時候不理睬他,他一笑了之,從不計較。
為了控制病情,前幾年,岳父每年需要5次住院治療,每次10-15天。董玉中義無反顧地和大舅哥共同挑起了這項重擔,兄弟兩人每人一天,輪流值夜。
董玉中怕岳父長期臥床心情郁悶,聽醫(yī)生說經(jīng)常曬太陽對疾病治療大有好處,他就和大舅哥商定療養(yǎng)方案,每天和家人一起,將身高180厘米體重180斤的岳父連同輪椅,從二樓抬到一樓車庫,讓他沐浴陽光,和老熟人拉呱,看門前人來車往,再把他抬回二樓。一天一天過去了,岳父的氣色慢慢地紅潤了起來,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北京專家到昌邑坐診的時候,對老人病情控制狀態(tài)大加贊賞:這完全得益于平時家人照顧的細致周到。
他把岳父母當作父母來奉養(yǎng)。岳父母二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平日和鄰里閑談,經(jīng)常自我夸贊找了個好女婿。
因為看護岳父,他推掉了許多同學、戰(zhàn)友、親戚相聚機會。每天晚七點半一定要去照顧岳父,在他的心里已凝集為一份責任,如果他不去,妻子和大舅哥就抬不動岳父。妻子在等他,大舅哥在等他,岳父和岳母在等他!他的責任心驅(qū)使他每天必定按時到達,風雨不誤。
董玉中不是鋼鐵之軀,卻有鐵的意志。他步入了天命之年,頭發(fā)花白了,偶爾也有病了的時候,但是他總是掩藏起病痛,一如既往地到岳父身前盡孝,談笑風生,如同天真的孩子。他把責任看的比自己的身體重。他用肩膀扛起岳父晚年的幸福生活,讓身邊人檢閱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
責任編輯:張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