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山東手造 | 幽幽古琴 悠悠我心

來源:濰坊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2-06-10 15:31:56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近日,記者來到奎文區(qū)早春園南巷的一所宅院,悠揚的古琴聲便在耳邊飄揚。這里便是濰坊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榮盛的工作室。

  馬榮盛正在彈奏古琴。

  人世間,很多看似偶然的契機,卻是必然的鋪陳。小時候,有次馬榮盛和小伙伴玩捉迷藏,誤入一間廢棄的房屋,墻上掛著一張古琴和一把簫。“古琴上面布滿了灰塵,只有一根琴弦是完整的。當時出于好奇,我撥動了一下琴弦,聽到了平生以來最動聽的琴聲。”就是這樣一次奇遇,讓本就喜愛音律的馬榮盛對古琴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從喜歡聽古琴,到夢想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古琴,馬榮盛萌生了動手制作古琴的想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學(xué)習(xí)制作古琴,馬榮盛經(jīng)常周末騎自行車到離家15公里的壽光城區(qū)圖書館借書。終于用半年時間制出了一張古琴,但是跟理想中的效果大相徑庭。馬榮盛深深體會到要想制作好古琴,得需要名師指點。大一那年暑假,馬榮盛慕名找到了山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古琴專業(yè)委員會會長朱子易。他從跟隨老師學(xué)習(xí)古曲開始,慢慢嘗試制作古琴。就這樣,從小時候產(chǎn)生興趣到制作出自己滿意的古琴,馬榮盛用了將近20年時間。

  馬榮盛正在制作古琴。

  選料是制作古琴的第一步,只有“基因”好了,古琴的音色才能更加純正悠揚。為此,這些年來馬榮盛去安徽、江西甚至福建的大山,尋覓制作古琴的上好木料。

  制作古琴的房間不大,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古琴。制作古琴大概可分為選胚、制作底、面板外形、制作琴腹、合琴、試音、裝配件、上漆、上弦等,有上百道工序。伴隨著刨花的飛揚和案板上叮叮當當?shù)穆曇?,馬榮盛開始制作古琴的面板和底板。而在隔壁的屋子里,他的徒弟姜亦強正在給古琴上灰胎。制作古琴時,因為鹿角霜灰胎和琴體兩種材質(zhì)的伸縮比不一樣,容易發(fā)生斷裂脫落,所以要加一層麻布。先用大漆把麻布粘到琴體上,形成很多的空腔,聲音更加透潤一些。然后上灰胎要近20遍,就像新房刮膩子一樣,干透后再不斷重復(fù)。最后,裝配件、上漆、上弦等結(jié)束后,還要將古琴放入到固定濕度、溫度的房間掛起來晾干。因為制作流程復(fù)雜,馬榮盛制作一張古琴,最少要兩年時間,多則要三四年。

  馬榮盛正在制作古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琴如做人,這些年來馬榮盛共帶了五個徒弟。宮商角徵羽,古音傳千年。2015年,成立了濰坊市古琴傳習(xí)中心,以古琴演奏傳習(xí)和制作傳習(xí)為主要內(nèi)容,積極開展古琴文化公益培訓(xùn)活動,培育古琴演奏和制作傳承人。截至目前,已培訓(xùn)2000人次。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潘來奎/文圖 

責(zé)任編輯:封曉健